第187章 出使_我家娘子有秘密
优看小说网 > 我家娘子有秘密 > 第187章 出使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87章 出使

  稍微有些眼力劲的人,便能在这位中年男子的身上感受到上位者的压迫感。

  作为朝中元老的廖越和高淮,自然不会对其感到陌生,因为这位可是常年久坐于殿首的大人物,沈年衍。

  沈年衍先前被牵扯进东皖郡王一案,涉嫌拥护保皇党,所以沈年衍虽然肩负首辅之位,但其手上的权利却被太后架空,一直待在京都的府邸中静养。

  他连祭天大典都未出席,朝中人都已认为沈家已失势。

  “圣人召集百官,怎么把首辅都唤来了?”

  旁人议论的话题,同样是在场所有人的疑问,但廖越还是习惯性的给其让道,鞠躬行礼。

  沈年衍进殿,向着皇座阶梯下的首座一路未停,但在用余光瞥视到廖越肥胖的人影后,还是骤然收住了步子。

  “廖越。”

  虽然不知沈年衍为何会被太后唤到大殿,但机警的廖越还是沉声静气,表现出极为谦恭的态度。

  “沈大人您说。”

  “先前小女那边,多谢你照顾了。”

  廖越忙拱手客气道:“沈大人说笑了,下官只是依法办案,照规行事。”

  其他人听的迷糊,但廖越心里清楚,对方是指自己失势后,刑部对沈家网开一面的做法。

  京城动乱后,大理寺卿被叛军杀害,所以就由刑部来给支持宣帝和东皖郡王的保皇党定罪。

  原本按照太后不闻不问的态度,这正是对沈家父女落井下石的好机会,但廖越不仅没有罗织罪名,反而把沈霜序从办事不利的名册中划去了。

  沈年衍简单说了两句,便继续走到百官面前,纹丝不动的站在了那张梨木座椅后面,将那枚笏板举在胸前,闭目等候。

  见首辅都如此规矩,剩下的官员也不敢造次,皆按照品级官阶的顺序,立在了大殿里。

  但因为被召集的百官实在太多,所以官员们一直沿着厅堂的磨光地砖,站到了门口与台阶的承接处。

  “哒,哒……”

  空旷的皇宫大殿深处,传来了些许踏步的声音。

  身材高挑,目光伶俐的莲华君在垂下的帘幕后登高远眺,确定大殿内的文武百官都尽数站齐后,转身回到幕后挽袖蹲身。

  她用毕恭毕敬的语气,低眉顺气的说道:“圣人,都到了。”

  “沈家也到了?”

  “首辅大人已在赐座旁,沈女即刻进宫,在三刻前刚过了宫门。”

  莲华君的对面,一抹修长的倩影在微微晃动。

  她的身段玲珑浮凸,婀娜多姿,明黄色的鲜艳裙袍上,威仪天下,鼓胀出绮丽的山峰。微微抬腿前行,迈上阶梯,便可看到襟口随着步伐一跳,可想而知内里的绵软何其丰腴。

  这位三十余岁的太后,外表仍美到了极致,即便面上没有显露出任何表情,仍风姿迷人,动人至极。

  待她缓步行走到皇座上后,大殿内的文武百官跪地参拜,高声大诵。

  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。”

  官员们的呼喊声震耳欲聋,响彻了整个金銮殿。

  但许太后今日召集百官入宫面圣,并不是为了听他们歌功颂德,吹嘘自己的声名。

  她坐在那张富丽堂皇,闪烁着耀眼金芒的龙椅上,闭目安神,由身旁的莲华君代为开口。

  “寅时三刻,皇陵塌陷。”

  莲华君不咸不淡,但气势底蕴颇为凌人的语声传出。

  先前那响彻天地的动静,京城各处也能感受到,但众多官员并不清楚,这是皇陵塌陷造成的。

  工部尚书高淮率先出列,高举笏板道:“恒帝陵寝,乃是工部督造修建,出此纰漏,工部难咎其责。”

  莲华君矗立在龙椅旁,沉声质问道:“难咎其责?你们工部难道要把龙脉损毁一事也揽到自己头上吗?”

  “这……”

  站出来的高淮听到皇陵毁塌一事关乎龙脉,整个人都呆愣在了原地,不知该如何作答。

  龙脉与国运息息相关,玄之又玄,想到自己贸然担责的后果,这名五十多岁的白须老者额上虚汗直冒,全身僵硬。

  “圣人息怒。”

  赐座旁的沈年衍宽声说完,百官又五体投地,跪着重复了一遍,“圣人息怒。”

  莲华君继续代帝发声,“龙脉被山崩毁坏,兹事体大,不得不顾。在你们面圣前,太后已命禁军总统领史宸带队赶往秦岭,调查此事……工部需要负责龙脉的修缮事宜,特命工部侍郎敖以昌和主事樊长义接旨,出宫后即刻赶往受损的皇陵。”

  两名工部的官员站出,列在了工部尚书高淮的身后,同步应道:“微臣接旨。”

  “龙脉在登基大典前一夜塌毁,乃是不祥之兆,所以圣人决定在全国境内增加税赋,抽调贡布三千六百匹,贡银三十万两,在近日交赠予辽国,以示我齐国富庶,新帝气魄。”

  此言一出,殿下沉寂,几息之后一片哗然。

  一名御史率先站出,高声进言道:“陛下,龙脉被毁虽然是不祥之兆,但是将布匹银两拱手让于他人,怎能彰显我大国风范?九州各地来的使节,莫不是都以为我大齐怕了辽国,是他们的属国?”

  帘子后的莲华君还未开口,一名五品官员就弓背低头,站了出来。

  “微臣有话讲。”

  “说。”

  那人直起腰板,正色道:“御史大人,你可曾听说过驱虎吞狼,鹬蚌相争,坐收渔翁之利?陛下此举的真意又怎会是向邻国示弱?眼下金辽两国在边境开战,打得如火如荼,但世人都知道辽国吃了大亏,连续打了三场败仗。”

  这名五品官员唾沫横飞,替许太后辩解道:“此刻若对辽国不管不顾,难道要等金国灭了对方,对我大齐北境造成威胁后再反悔吗?”

  御史冷哼一声,横眉冷对,“古人有云,谋事在人,成事在天,不可强也……辽国本就对我大齐垂涎三尺,现在做的事情也不过是与虎谋皮,枉费心机。等辽国缓过这口气,稳定住北方的局势,下一个针对的国家,必是我等。”

  眼瞅着二人的火药味愈来愈浓,即将要在大殿上吵起来,皇座上那道若隐若现,隐藏在金丝屏风后的窈窕倩影淡淡开口。

  “够了。”

  此言一出,立马将众官员震慑,无一人敢对其不敬。

  “出使辽国的使团,任务繁重,负责两国洽谈的具体事宜……众爱卿可有上佳的人选?”

  这玲珑动听的女声亲自发话,吓得跪拜的群臣百官哆哆嗦嗦,无一人敢有勇气仰头对视。

  许太后已经决定的事情,就无需再去讨论对或是错。

  经过京都事变后,只有对儒家思想根深蒂固的老顽固,才敢去指责这位新晋的女帝。

  所以整个朝堂看似熙熙攘攘,人数众多,但内里早就变成了女帝的一言堂,没几人敢冒着身家性命忤逆对方。

  “臣,有想法。”

  “说。”

  朝堂上的人微微侧目,见那廖越跨步迈出,义正言辞道:“陛下,若论朝堂上的资历之深,阅历之丰富,无一人能与沈首辅相提并论。”

  众人面面相觑,却又都不敢在大殿上发出一丁点声音。

  沈年衍虽被架空了权利,但其贵为首辅,知道齐国的事情太多,怎能派如此重要的人物出使辽国?

  但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,皇座上的女帝竟真的思考了片刻,转而问道:“沈首辅,你觉得呢?”

  沈年衍旋即出列,对着皇座拱手下拜道:“为国效力,鞠躬尽瘁,是微臣的职责,恳请陛下允许。”

  “准了。”

  “谢主隆恩。”

  群臣之中,谁都没料到是这個结局。

  今晚的这次面圣,除去这突如其来的龙脉毁塌和出使辽国的使团,倒也没强调其他事情。

  但大会开完,剩下的时间已临近天明,所以只能由工部和鸿胪寺的官员退下办事,其他人在高呼完万岁后退至青白玉石的台阶下,在金銮殿前静候登基大典的开始。

  侥幸逃过一劫的高淮瞅准机会,来到了廖越的身旁问道:“刚刚大会,你怎知圣上要派沈年衍出使辽国?”

  “廖某刚开始也不知道,但圣上召沈首辅从家中赶来面圣,一定有她的理由。”

  高淮不解的继续问,“圣人大半夜的把百官聚齐,就为了说这事情?”

  廖越站定身子,四下观望无人后压低声音。

  “老高呀老高,当今的圣人可是熬死了先帝,亲手扶持了宣帝和保皇派,又将其铲除殆尽的狠人……单是那望月楼死去的高官子嗣,还说明不了圣人的心性吗?”

  高淮听廖越提到这事,也是噤若寒蝉,年过半百的苍老身躯忍不住微微颤抖。

  京城动乱的一部分起因,便和那暴毙在望月楼里众多纨绔子弟有关,那些人可都是当今世家,大品官员的嫡子。

  谁曾想,全都死在了一场莫名其妙的大火内。

  虽然东皖郡王极力证明此事与太后有关,可现在许太后掌权登基,谁敢在那方面细想?

  “圣人不是那么简单的人物,所以那位想的什么,咱们也别猜的太透……否则只会引火上身。”

  高淮连连点头。

  与此同时,金銮殿内。

  四周的宫女将大殿的门窗关拢封好,继而通过大殿的后门鱼贯而出,空留莲华君与女帝二人独处在内。

  雕梁画栋,金像连连,历经数个朝代风霜的宏伟宫殿内,满目皆是千年风华。

  无数盏烛火将整座大殿映的通明,过了一会儿,一名眉若弯月,清眸璀璨,如湖水般深邃的女子踏入殿内。

  其的气质宛如新月,含着几许温柔,灵动而清秀。

  “民女霜序,拜见圣人。”

  莲华君淡声道:“你现在已重回承轩坊坊主一职,不算民女,站起来说话吧。”

  “谢主隆恩。”

  沈霜序起身,翘起的唇瓣如花瓣般柔软,透着迷人的樱粉色。

  许太后倒是不想掩饰自己的心思,直接抬手让身旁莲华君问道:“刚刚殿上的事情,应该有侍女向你通报过了,还有什么不懂的吗?”

  冰雪聪明,颖悟绝伦的沈霜序自然洞悉到了太后的言外之意。

  她点头道:“霜序明白,圣人让父亲做出使辽国的使臣,便是想民女借机出行,在辽国境内探查夫君的消息。”

  “时过多日,霜序还是如此聪慧。”

  这句话是许太后亲自开口,予以对方的赞赏。

  若是不明白广平侯失踪消息的人,一定会对许太后今日突如其来的举动不解。

  但沈霜序在过来的路上,看了上百则有关于自家夫君行踪的消息,知晓那墓穴已被引入的暗河淹没,有无数尸首被冲入了长河。

  只要研究过长河中下游的航道,便会知晓河道的分岔很多,十分容易偏向于辽国境内。

  不过沈霜序还有些困惑。

  “圣人,如今禁军正在皇陵附近卖力,挖出的东西不足整座崩塌损毁的古墓一二……陛下为何能确信,广平侯被冲到了辽国的地界内呢?”

  长河的主流河道还是在齐国,而且现在离出事的时间才过去多少?起码得需要数月的时间才能将那地方清理干净,调查许清是否被掩埋在山体内。

  帝位上的女帝沉默了半晌,最终幽幽开口说道:“这消息是白莲教给的,伱说朕信还是不信?”

  沈霜序低头行礼认错,示意自己刚刚的疑问有所不敬。

  白莲教作乱多时,是大齐的眼中钉肉中刺。

  那边传来的消息固然有问题,但许清作为太后亲侄,又是许家唯一遗传下来的男丁,导致这位新晋女帝宁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无。

  不得不说,白莲教将许太后拿捏的恰到好处,掐中了其的要害。

  “圣人,有些话霜序不该讲,三千六百匹贡布与三十万两贡银实在太多,恐会让辽国被消耗的国力补充齐备,再掀风雨。”

  沈霜序虽然重视许清,但她当了这么多年的承轩坊坊主,清楚坊内承接的军情机要,各国底蕴。

  辽国固然在与金国作战,可女帝这新登基的豪礼几乎抵得上三年供出的岁银总和,真有养虎为患的可能性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yk99.cc。优看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yk99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